网友留言
截止时间:
【信息时间: 2015-07-24 14:00 阅读次数: 信息来源: 党政办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为建设生态文明、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,深化苏州高新区“真山真水,新天堂”的发展目标,合理引导白马涧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,加强生态保护,促进旅游发展与产业升级,提升社区品质,开展了《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》编制。规划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,完善景区周边旅游与公共服务设施,促进工业用地转型升级,合理组织公共交通以及旅游交通,提升生态空间体系,彰显自然与文化景观特色。
本次规划于2015年3月份启动,并于2015年7月完成专家论证。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,公示时间为2015年7月24日——2015年8月22日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,E-mail:ghj.sfw@snd.gov.cn
一、规划范围
北至太湖大道-建林路-华山路一线,西、南至高新区与吴中区行政界线,东至湘江路,总面积约8.91平方公里。
二、功能定位
融生态保护、旅游休闲、文化创意、高品质居住与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生态旅游及文化休闲区。
三、建设规模
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3.5—4万人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59.27公顷;军事用地0.20公顷;非建设用地面积为532.16公顷。
四、规划结构
规划总体形成“一环三组团、两轴两节点”的布局结构:
一环三组团——沿观音山路、龙池路形成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环,串联生态社区、岭东、新鹿三个组团;
两轴两节点——沿金山浜的城市功能与景观主轴,西端形成白马涧景区东入口节点;沿建林河的生态水景轴,中部围绕开敞水面形成旅游服务节点。
五、建设用地
在规划范围内,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59.27公顷,非建设用地532.16公顷。
六、综合道路交通
1、对外交通
沿太湖大道向西经天池山互通可接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,向东转西环快速路,经苏州新区互通可接入沪宁高速公路。
对外铁路客运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沪宁城际高铁苏州站和苏州新区站:
苏州站——通过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在苏州乐园枢纽转苏州城市轨道1号线,至广济南路换乘苏州城市轨道2号线抵达;也可以通过太湖大道转北环快速路抵达。
苏州新区站——通过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在苏州乐园枢纽转苏州轨道3号线直接抵达;也可以通过苏州高新区内部干路网系统抵达。
2、道路系统
(1)快速路
太湖大道,位于规划范围北侧,建林路以西为地面段。
(2)主干路
“一横一纵”,“一横”为马涧路,规划红线宽度为43米;“一纵”为建林路,规划红线宽度40米。
(3)次干路
“两横一纵”,“两横”分别为华山路和金山东路,规划红线宽度分别为40米、32米;“一纵”为湘江路,规划红线宽度40米。
(4)支路
岭东组团规划支路呈网状布局,红线宽度10~24米;生态社区及新鹿组团由于山地丘陵地形及功能布局特征限制,支路较为稀疏,红线宽度以24米为主。
(5)道路断面
干路系统(次干路及以上)保障慢行独立路权,支路保障步行路权。
3、公共交通
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已建成运行,在规划范围内设有白马涧生态园站和马涧路站2处站点。在现状常规公交线路基础上进一步加密,加强沿山地区可达性。
4、旅游交通组织与设施规划
(1)旅游公交接驳
线路组织:苏州乐园探险世界枢纽-阳山东路-马涧路-龙池路-龙池景区主入口;苏州乐园探险世界东入口-建林路-马涧路-朝红路-白马涧生态园枢纽;白马涧生态园枢纽-龙池路-龙池景区主入口;白马涧生态园枢纽-华山路-观音山路-龙池景区东入口。
(2)停车换乘设施
分别在龙池景区东入口、华山路、马涧路等位置布设公共停车场,高峰期间形成截流,换乘旅游公交前往龙池景区。
5、慢行网络
依据《苏州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》对白马涧慢行交通网络进行优化:太湖大道、马涧路道路两侧设计步道+单向自行车道;龙池路、建林路、观音山路道路单侧设计步道+双向自行车道;沿山、滨水区域设置休闲步道;生态社区沿地块之间绿廊设计慢行绿道;利用部分支路进行慢行网络串联。
休闲步道主要分为沿山步道与滨水步道:其中沿山步道主要以乾隆御道为主体,整合、完善现有徒步线路,对外沟通天平山、灵岩山,对内联通龙池周边各寺庙与名胜,同时加强龙池景区与规划东入口之间的联系;滨水步道主要沿建林河、枫运河、金山浜设置,形成“通山”滨水步道。
6、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衔接
重点为节点衔接,尤其注重有轨电车站点、公交站点、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设施的衔接。人行过街与轨道交通出入口、常规公交站台、地块出入口结合设置,平均过街间距不超过150米。
七、生态空间提升
1、水系优化
(1)河道
现状河道严格控制河道走向、宽度,加强沿河绿化景观建设;在空间富裕、生态环境较好地区适当增大蓝线宽度,保证泄洪蓄洪、涵养水源能力;在空间有限、人群密集地区适当减小蓝线宽度;现状工业区河道蓝线与用地红线重合,远期结合工业地块更新开辟沿河绿化景观带,保证必要的蓝线宽度。
(2)泄洪渠与生态浅沟体系
利用现状良好基础条件,进一步完善泄洪沟渠与生态型雨水浅沟体系,并与河道系统衔接。坡同时,严格制定与执行管理措施,保证泄洪通道通畅。
(3)自然积蓄雨水塘
保留现状山体、宕口周边的自然积蓄雨水塘,使其与泄洪渠、生态浅沟体系形成良好的沟通,保证其蓄水来源,同时加强湿地生态景观建设,优化生态环境。
2、绿地系统优化
规划以山体生态游赏空间与沿河主要生态廊道为主体,构筑多层次、多功能的绿地网络体系,保障生态效能,营造舒适、生态、健康的旅游休闲与居住、度假环境。包括山体(生态林地)、风景游赏绿地、城市公共绿地三大类。
八、空间景观
规划构建“轴带成网、景点珠链”的特色景观结构。
1、环山生态景观休闲带
沿观音山路、龙池路展开,以山体景观为主体,以文化景观为内涵,融合水景和建筑景观,沿景区入口、山体转折处塑造若干特色空间,打造标志性建筑或地景。
2、景观廊道
依托建林河、金山浜构筑景观主廊道,前者以生态景观为主,后者以滨水文化景观为主;其余沿河沿路绿带形成景观次廊道,兼具生态保育、休闲游憩和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,构筑“绿廊绿道”体系。
3、景观轴
太湖大道、建林路、华山路一线——即有轨电车一号线沿线,通过绿化前景、建筑中景、远山背景的有机组合与变化,形成多样化、多层次的复合型道路景观。
4、重要景观节点
于景观轴、带的转折、交汇处形成节点,重点打造龙池景区东入口、都市农园、旅游服务中心及水景节点、沿山宕口等节点空间。
苏州市规划局高新区分局
附件:土地利用规划图.jpg 规划结构分析图.jpg 道路交通分析图.jpg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