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信息时间: 2022-05-31 13:06 阅读次数: 信息来源: 苏州高新区(虎丘区)市场监管局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为保障高新区端午佳节饮食安全,全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积极开展抽检工作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、《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》等规定及苏州高新区食品安全抽样工作安排,区食安委联合区市场监管局、区城乡发展局等成员单位发布2022年端午节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。 一、总体情况 随着端午节临近,此次专项抽检以节日期间消费较为集中的粽子、咸鸭蛋两个食品类别进行随机抽检,主要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、农兽药残留、食品添加剂、非食用物质等项目。共检测84批次,其中粽子49批次,咸鸭蛋35批次,合格率100%。 具体抽检样品信息详见附件。 二、 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温馨提示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即将到来,在节日期间,自制粽子将成为许多家庭的不二选择,为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,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: 一、自制粽子,卫生放首位 以往为了方便快捷,速冻粽子和真空包装粽子很受欢迎。而现在,很多人选择在家自制粽子,通过各路美食视频自媒体教学,与家人一起体验制作美食、享受美食的乐趣,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,正回归到越来越多的家庭中。那么,在选材和制作时,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呢? 1、选择新鲜食材。粽子以糯米为主,配不同的馅料,一般有素棕和肉粽。素棕常用大枣、葡萄干、谷类等,材料要确保无发霉、变质、生虫等现象;肉粽常用火腿、五花肉等,建议从正规场所购买馅料材料。 2、选好粽叶和棕线。最好选购新鲜粽叶,如用干粽叶,使用前要用水泡或水煮软化。同时,对于过于青绿的粽叶也要提高警惕,避免染色返青;棕线则尽量采用素色棉麻线捆扎,松紧适度。 3、保持清洁卫生。包粽子时手要干净卫生,食材、粽叶以及加工器具等都要清洗干净,以保证制作过程安全卫生。 二、蒸熟煮透,存放有方法 端午节期间,正值夏季高温,粽子含水较高、营养丰富,霉菌等微生物极易生长繁殖,从而导致粽子在短时间内容易出现酸败变质。自制粽子尽量随包随吃,吃多少包多少,防止浪费。应用高压锅、小火焖煮等方式,蒸熟、煮透后再食用。没吃完的粽子需彻底放凉、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,并尽快吃完。一般在冰箱冷藏条件下,自制粽子的存放最好不要超过三天,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、蒸熟煮透。 三、科学选材,健康食用 一个普通粽子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,肉粽、蛋黄粽等热量更高。自制粽子时,最好选用“三少一多”(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、多纤维)素材,肉粽尽量用后腿肉、鸡肉取代五花肉、还可以板栗取代蛋黄,或可将纯糯米改为“五谷米”,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;在制作豆沙粽或其他素棕时,可以将猪油换成植物油,降低热量。食用粽子时,可同食白萝卜,促进消化;粽子与茶水亦可同食,食用甜粽、素棕可配绿茶,食用肉粽可配岩茶或普洱、菊花,均可清热去腻,增强粽子的风味口感。 如在日常消费过程中遇到食品安全问题,请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举报。 特此公告。 |